拋丸處理和噴砂處理的區彆
拋丸處理和噴砂處理的區彆
拋丸處理是利用高速旋轉的葉輪把小鋼丸或者小鐵丸拋擲出去,高速撞擊零件表麵,故可以除去零件表麵的氧化層。同時鋼丸或鐵丸高速撞擊零件表麵,造成零件表麵的晶格扭曲變形,使表麵硬度增高,是對零件表麵進行清理的一種方法,拋丸常用來鑄件表麵的清理或者對零件表麵進行強化處理。
一般拋丸用於規則形狀等,幾個拋頭上下左右一起,效率高,汙染小。
修、造船業,拋丸、噴砂是普遍使用的。但是無論是拋丸還是噴砂,都是使用壓縮空氣的形式。當然並不是拋丸就非用高速旋轉的葉輪不可。在修、造船業一般來說,拋丸(小鋼丸)多用在鋼板預處理(塗裝前除鏽);噴砂(修、造船業用的是礦砂)多用在成型的船舶或者分段,作用是把鋼板上的舊油漆和鏽除掉,重新塗裝。在修、造船業,拋丸、噴砂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鋼板塗裝油漆的附著力。
其實鑄造件清理不隻是用拋丸,對於大件一般先進行滾筒清砂,就是把鑄造件的冒口切除後放在滾筒內滾,由零件在滾筒內互相碰撞,把表麵的砂大部分先清掉再進行拋丸或噴丸的。
拋丸鋼丸大小是1.5mm。研究表明,就破壞而言,金屬材料表麵存在拉應力時比壓應力要容易的多,表麵呈壓應力時,材料的疲勞壽命大大提高,因此,對於軸類等容易疲勞斷裂的部件通常采用噴丸形成表麵壓應力,提高產品壽命,此外,金屬金屬材料對拉伸很敏感,這就是材料的拉伸強度比壓縮強度低的多的原因,這也是金屬材料一般用拉伸強度(屈服,抗拉)表示材料性能的原因。我們日常乘坐的汽車的鋼板的工作麵就是用噴丸來強化的,可以顯著的提高材料的抗疲勞強度。拋丸是用電機帶動葉輪體旋轉,靠離心力的作用,將直徑在0.2~3.0的丸子(有鑄丸、切丸、不鏽鋼丸等)拋向工件的表麵,使工件的表麵達到一定的粗造度,使工件變的美觀,或著改變工件的焊接拉應力為壓應力,提高工件的使用壽命.幾乎用於機械的大多數領域,修造船、汽車零部件、飛機部件、槍炮坦克表麵、橋梁、鋼結構、玻璃、鋼板、管道等等.噴砂是用壓縮空氣作為動力將直徑在40~120目的砂或0.1~2.0左右的丸噴向工件的表麵,使工件達到同樣的效果.丸粒的大小不同,達到的處理效果就不一樣.重點提出:噴丸同樣能起到強化的作用.現在國內的設備走進了一個誤區,認為隻有拋丸才能達到強化的目的.美國\日本的企業用於強化的是拋噴丸並用的!各有各的優勢.比如象齒輪這樣的工件,拋丸的出丸角度無法改變,隻能用變頻改變初速度.但它處理的量大,速度快,而噴丸則正好於之相反,拋丸的效果就冇有噴丸的效果好